據彭博社、《金融時報》等報道,8月24日,丹麥馬士基集團宣布,該公司已與韓國現代重工簽署8艘甲醇雙燃料動力16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該批船舶預計于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該合同還包括4艘同型船的選擇權。
報道稱,馬士基認為甲醇動力船舶的技術難題已得到解決,該公司決定跨越采用液化天然氣(LNG)動力的階段。該公司此次訂造的新船將采用配備甲醇雙燃料主機的推進系統,該型主機由德國發動機制造商MAN Energy Solutions、現代重工發動機機械事業部(HI-EMD)和阿法拉伐(Alfa Laval)公司聯合研發。據Container-news網站報道,該批船舶將入級美國船級社(ABS),并掛丹麥旗。
與現有的船舶燃料相比,使用甲醇作為動力,可減少99%的硫氧化物排放、80%的氮氧化物排放,并最多可減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馬士基的船隊更新計劃,上述新船交付后將替代該公司現有船隊中超過15萬TEU的舊船,這將每年減少約1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馬士基認為,用于該雙燃料推進系統的額外資本支出將控制在總價格的10%~15%范圍內,這將使甲醇和傳統低硫燃料的運營成為可能,并將使得馬士基在船舶碳中和解決方案方面邁出重要一步,從而引領集裝箱運輸的脫碳浪潮。
不過,馬士基方面未公布上述新船的合同價格,但是根據此前韓國媒體的預計和推算,12艘甲醇雙燃料動力16000TEU集裝箱船的總價應在22億美元左右。而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上述8艘船舶的單船造價約為1.75億美元,合計約14億美元,價格與韓媒之前的預計基本相符。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表示,要應對航運業面臨的氣候挑戰,現在正當其時,上述新訂單意味著碳中和解決方案如今在集裝箱船領域的可行性,馬士基將致力幫助越來越多的客戶實現供應鏈脫碳。此外,這對燃料提供商而言也是一個堅定的信號,對綠色燃料的巨大市場需求正在迅速形成。
據了解,今年7月,馬士基還在現代重工旗下現代尾浦造船訂造了全球首艘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這艘2100TEU支線箱船計劃2023年交付,屆時將在北歐航線運營。目前,全球有超過20艘以甲醇作為主要動力的船舶投入運營,其中至少8艘由現代尾浦造船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