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市場,數字化概念的熱度極其強烈,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數字化的路上或者準備踏入數字化。順應工業時代的變革,許多企業都開始涉足這一行業,大部分企業切實為了幫助國內企業進行優化管理與轉型。當然也有個別企業只是為了收割紅利,如此需要企業認清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區別與聯系。
新型技術發展不代表全盤否定已有信息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結合。我們知道不同名詞都代表著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技術,不同架構的選擇是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間做權衡的,清楚相關的本質才好做選擇。
信息化主要是單個部門的應用,很少有跨部門的整合與集成,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效率提升方面,而數字化則是在你的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的打通。換句話說,數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階階段,是信息化的廣泛深入運用,是從收集、分析數據到預測數據、經營數據的延伸。數字化不能脫離信息化而存在,數字化可以有效解決數據孤島問題,實現跨部門的系統互通、數據互聯,全線打通數據融合,為業務賦能,為決策提供精準洞察。
信息化: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所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技術,使用該技術后,可以極大的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
數字化: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將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
以往的信息化也有很多數據,但數據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里,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數據的價值。而數字化是把“數據”看做一種“資產”。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另一個方面也促進了各種資源的數據化進程,包括物聯網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數字化整合了更多的資源。如果一家企業,能夠通過“數據資產”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業的效率,就可以說實現了真正的數字化。
以往的企業信息化從構建之初,所體現的思想就是一種管理思維。當時,企業建立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通過這一套管理工具能夠把企業的各個環節、涉及到進銷存、涉及到相關崗位的動作都能管起來。
當時的信息化系統設計的思路并沒過多的考慮用戶需求的便利化,更多關注的是管理的思維。這種建立在管理思維環境下設計的企業信息系統,缺乏有效解決用戶效率的思想。導致的結果是用戶效率非常低,很多的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
數字化的核心是要解決用戶效率和經營效率,也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要高度體現如何有效提升各個系統節點用戶的效率,同時需要借助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手段,推動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特別是打通企業與消費者的連接,打通各個關鍵數字系統的連接,既有效改變企業的運行效率,又能夠切實推動企業的經營改變。
在信息化時代,企業需要明確發展方向以及企業當前的所處位置,并清楚自身資源和能力等發展優勢。信息化的時代是為客戶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這種形式下企業之間多采取競爭策略。
而數字化時代,注重企業的連接關系,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具有引領市場的可能。數字化時代很重要的是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創造客戶價值,以客戶為中心創造價值,著重點不在競爭,而在于跟誰合作去創造更大的客戶價值和獲取更寬廣的生長空間。
未來智能化將是數字化的終極階段,這一階段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人和機器的關系。信息足夠完備、語義智能在人和機器之間自由交互,人和機器之間的語義裂隙逐漸被填平,并逐步走向共生共贏共創。
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END
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簡稱:北物聯) 是由北京市科協指導,北京民政局審批核準的社會團體,“AAAA級社會組織”,“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科協團體會員,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會員單位,并成立了科技社團創新簇“洛可可”工作站。
北物聯重點聚焦鄉村、城市、制造、交通、大健康、園區、建筑、教育、能源等九大賽道,整合優勢資源,秉承“公益+產業”的服務理念,構建AIoT產業公益服務平臺,面向各行各業數字化發展的切實需求,打造集“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服務鏈”為一體的“五鏈合一”生態服務模式,為會員、為行業等提供端到端、一對一的陪伴式服務。